现代社会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人们关注到有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出现,网络上随手一搜就能看到有公众人物罹患抑郁症,青少年学生群体因为学业压力大导致抑郁症的报道也不在少数。“虽然老年抑郁和一般的成人抑郁一样,看上去表现为情绪不好。但是对老年人来说,因为年龄和健康情况的原因,对死亡的关注度非常高,所以体现出躯体化的症状会更加明显。”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精神六科(老年科)主任王晓林说。 病情回溯 70岁的王叔叔是在2024年开始变得闷闷不乐的。2023年是他生命中突生变故的一年,老母亲因病离世后,老伴儿也突发疾病去世了。在那之后,他开始感觉到浑身都不舒服,先是失眠、心慌,然后是胸闷,后来是胃部持续的不舒服。没做胃镜检查前,他觉得自己一定是患上了胃癌,但是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后来在没做心脏检查前,他又笃定地告诉儿子:“我的心脏必须得要搭桥了。”但是检查过后,任然没有异常。综合科的医生对他说:“您需要考虑到精神科就诊。” 治疗恢复 从综合医院辗转来到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 精神六科住院后,经...
岁月鉴初心 荣退敬韶华 杏林初心,薪火相传。7月30日,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院工会为到龄退休的精神三科职工牛力医生、刘培玲护士长举行了一场简朴而温馨的退休欢送仪式。 来时芳华正茂,归时已生华发。仪式现场,医院工会主席、副院长范恒轩,副院长张曦一齐,高度肯定了牛力与刘培玲同志在院工作数十年为医院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对她们一直在医疗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坚守表示感谢,同时代表医院,为她们即将退休开始新生活表示祝福,希望她们“退休不褪色”,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医院的发展,“离岗不离心”,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退休职工活动,常回“家”看看。随后,医院工会为二位同志送上了“光荣退休”纪念品。 温馨欢送会,浓浓惜别情。二位同志对医院的关心表达了感谢,对仍然坚守在精神卫生事业一线的同事们表达美好的祝愿,特别嘱托年轻同事要传承医道情怀,共筑医院美好未来。 此次欢送仪式,是院工会在2025年完善各项福利制度后的一系列温馨举措之一,是对老职工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新一代职工的无限激励。未来,...
树先锋形象 为心灵护航 “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关爱病人 胜似亲人”,“优秀团队”、“先进集体”……走进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精神三科,能看到科室墙面上挂满了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它们传递着患者与家属的感激之情,彰显着科室在工作中获得的突出成绩,成为给予医护人员敬业爱岗的最高荣誉。凭借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和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精神三科被医院推选,参加集团创建“工人先锋号”,继续书写新时代医疗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争创一流 做用“心”服务先锋号 精神三科为女性病区,作为医院重点专科,承担着为各色各样罹患精神疾病的女性患者同胞诊疗与康复的任务。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1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12人;是一支学历高、经验足、活力强的“精锐团队”。 科室注重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打造了一支“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的医疗队伍。 科室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推行“全病程管理模式”,从患者入院的精准评估,到治疗中的个性化方案制定(如药物治...
病情回溯 “都说老年人到老了会跟小孩一样,收音机晚了一分钟递给他用,他就不停地砸门砸桌子、骂人,甚至动手,真的像被惯坏了的小孩子……”在淮北市某养老院工作人员的眼里,74岁的陈大爷(化名)是个情绪极度不稳定的“定时炸弹”,双目失明、嗅觉减退的他,近两年因情绪失控屡屡伤人毁物,家人将其送到养老院,谁料没出一个星期,又把养老院给“拆家”了。难道真的是老年人心性会“返老还童”,化身“混世小魔王”吗? 为了搞清楚陈大爷到底是什么情况,最终他的家人带其来到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求助。原来10年前,老人因意外摔伤头部,并查出脑部胶质瘤,尽管治疗保住了生命,他却逐渐双目失明,嗅觉减退。2年前,家人发现他性格大变,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摔碗砸桌,甚至对照顾他的老伴动手。“一开始劝劝还能停止发脾气,后来根本控制不住,发起狂来六亲不认。”老人的儿子无奈的回忆道。经过详细完整的诊断,陈大爷是患了“脑损伤导致的器质性人格障碍”,入住精神六科进行在院治疗。 治疗恢复 入院后,医疗团队为陈大爷定制了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