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7 2025
    社会服务中心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抑郁”这个词我们时常听到,但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严肃。它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也不是“性格软弱”,而是一种真实存在、需要被正视和治疗的医学疾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拨开迷雾,科学地认识抑郁症。 什么是抑郁症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续性的心境低落。     可以把它想象成心灵的“感冒”,但比感冒顽固和严重得多。它会影响人的思维、情绪、行为和生理健康。关键的区别在于:     普通的情绪低落:事出有因,持续时间短,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开导缓解。     抑郁症:情绪低落可能没有明确原因,或者原因与情绪反应的严重程度完全不成正比。这种状态持续至少两周以上,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如此,严重影响到工作、学习、社交和生活。     主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情绪核心:持续的情绪低落、沮丧、空虚、绝望,对以前热爱的事物丧失兴趣。     认知变化: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充满无价值感和过度自责。     生理改变: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
  • 10-14 2025
    社会服务中心
    同心共筑,全民心安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倡导全社会关爱需要心理援助的人群,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淮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淮北市精神卫生项目办,联合淮北市心理卫生协会、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淮北矿工总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围绕主题开展了包括健康义诊、知识讲座、科普宣传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活动,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走进社区、校园和公共场所。 一、大型义诊活动,暖心服务零距离     10月10日当天,多场义诊活动在淮北相山公园、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杜集区段庄村社区分别开展,覆盖范围之广,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义诊现场,多家医院组成的专家团队耐心为前来义诊的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对抑郁、焦虑、青少年心理问题、睡眠障碍、老年人精神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耐心解答并给出了针对性的专业建议。很多前来咨询的群众都反应被失眠困扰,专家现场传授了改善睡眠质量的...
  • 09-11 2025
    社会服务中心
        大家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出门后总怀疑煤气没关,非得跑回去再看一眼;     桌面图标必须排列整齐,颜色不对都得重新归类;     发条朋友圈,标点符号检查八百遍才敢发送,然后笑嘻嘻地给自己贴个标签:哎,我真是强迫症晚期了!     停!快打住!     其实这些习惯顶多算是个“强迫行为”,离真正的“强迫症”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这个常被我们挂在嘴边,却又被深深误解的“强迫症”(OCD)到底是个啥。 一个小案例:被“7”困住的小王     小王是位办公室职员,她发现自己做表格时总出问题。不是因为电脑bug,而是因为她一旦输入了错别字,就必须从头开始把整行整列的数据删除,重新敲“确认”7遍,还要再刷新保存7遍,如果中途被打断,就得全部重来。她深知这毫无意义,但强烈的焦虑与烦躁感使她认为“如果不这么做,这项工作就一定会做不好”。这让她的工作效率急转直下,每天加班也完不成工作任务,身心俱疲。后来她终于意识到,这不再是“追求完美”,而是病了。     随后小王来到我院就诊,经过...
  • 09-11 2025
    社会服务中心
        “很多人认为焦虑症患者只是想太多或不够豁达,这是一种严重误解。”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吕艳艳说道,“焦虑症与普通的焦虑情绪不同,是一种持续且过度的担忧和恐惧,会严重干扰日常生活。” 实际案例     王先生(化名)的手机记录了他三年来备受焦虑症折磨的夜晚:平均每晚只有3、4个小时的零碎睡眠,心率时常无故飙升至120以上。这位在朋友眼中的“成功商业人士”,内心却常处于持续不断的焦虑、紧张与恐惧中。“我经常在正开会时感到心悸、不安,必须借口去洗手间洗把脸才能继续。”王先生回忆道,“哪怕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担心明天的业绩,导致睡不着觉,最严重的时候,我连电梯都不敢单独乘坐,总觉得下一秒就会心脏病发作。”无奈的王先生最后选择来到我院临床心理科接受治疗。     经过医疗团队的专业评估,王先生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伴惊恐障碍,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在认知层面,治疗师帮助他理解焦虑、恐慌发作的本质:“你的大脑错误地拉响了警报。”通过逐步的适...
  • 08-21 2025
    社会服务中心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其在《三国演义》中“吾好梦中杀人”的自述或许有杜撰的成分。但在现如今,65岁的黎阿姨(化名)的行为却成了“梦境中家暴”的典型案例。那么,黎阿姨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变得长期以来在睡梦中对老伴“家暴”呢? 从拳脚相加到一夜安眠,我们终于找对了地方!     近日,被持续15年“夜间家暴行为”困扰的黎阿姨在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 睡眠障碍科获得精准诊治。通过视频多导睡眠监测(vPSG)确诊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经个体化治疗两周,患者夜间躁动、暴力行为完全消失,痊愈出院后老两口重获安稳睡眠。 15年的“不眠之夜”     “后半夜两点,她突然在睡梦里对我拳打脚踢、又抓又拽,醒后她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这种事经常发生……”黎阿姨的老伴儿对医生回忆道,“因为这个毛病,我们看过神经内科、脑科、普通精神科,都被当作梦游或情绪问题治疗,却根本不见效。”原来,黎阿姨在15年前开始,长期在睡梦中出现挥拳、踢腿、抓挠等剧烈动作,导致老伴儿多次受伤,自己也曾因动作过大造成背部拉...
  • 08-21 2025
    社会服务中心
    致敬每一位医者     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我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张跃乾及院领导班子组成慰问团队来到各临床科室、医疗辅助中心及岱河院区,看望慰问正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们,为他们送去鲜花、水果和慰问礼物,借此向我院全体辛勤奉献在医务工作一线岗位的员工致以节日亲切的问候和最诚挚的祝福。     慰问中,院领导为医务工作者们送上鲜花,与他们亲切握手、暖心交流,详细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感谢他们为医院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尽管医师节是专属医务人员的节日,当天医务工作者们依然像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一样紧张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医师代表们纷纷表示,感谢院领导的关怀,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将会继续践行“一切为了大众健康”的理念,不断精进医术,履行治病救人的职业使命。     最好的致敬是行动,最美的关怀需要表达。一句问候,一份心意,真切地关心与慰问,让每一位医师都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怀和温暖。     张院长鼓励医务工作者们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与服务能力,以精湛的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