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躁老头”到“和蔼大爷”|一位脑损伤老人的“人格障碍”治疗变形记
病情回溯
“都说老年人到老了会跟小孩一样,收音机晚了一分钟递给他用,他就不停地砸门砸桌子、骂人,甚至动手,真的像被惯坏了的小孩子……”在淮北市某养老院工作人员的眼里,74岁的陈大爷(化名)是个情绪极度不稳定的“定时炸弹”,双目失明、嗅觉减退的他,近两年因情绪失控屡屡伤人毁物,家人将其送到养老院,谁料没出一个星期,又把养老院给“拆家”了。难道真的是老年人心性会“返老还童”,化身“混世小魔王”吗?
为了搞清楚陈大爷到底是什么情况,最终他的家人带其来到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求助。原来10年前,老人因意外摔伤头部,并查出脑部胶质瘤,尽管治疗保住了生命,他却逐渐双目失明,嗅觉减退。2年前,家人发现他性格大变,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摔碗砸桌,甚至对照顾他的老伴动手。“一开始劝劝还能停止发脾气,后来根本控制不住,发起狂来六亲不认。”老人的儿子无奈的回忆道。经过详细完整的诊断,陈大爷是患了“脑损伤导致的器质性人格障碍”,入住精神六科进行在院治疗。
治疗恢复
入院后,医疗团队为陈大爷定制了药物+行为干预+家庭支持的综合治疗方案:首先是稳定情绪,规律服用丙戊酸钠,联合小剂量喹硫平药物控制冲动;然后是行为矫正,通过正向激励、正确引导,不断改变他使用语言替代暴力行为表达需求;最后是家庭参与,指导家人学习应对技巧,减少冲突触发点,尽量避免触及容易惹火老人的事情。
令人惊喜的是,治疗2周多之后,陈大爷的暴力行为大幅减少;1个月后,他的暴脾气也逐渐改善,恢复良好,已经能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平静的参与康复活动了。管床护士说:“以前在养老院,只要怠慢一点,陈大爷就暴跳如雷,现在发放物品晚了几分钟给他,他还会笑着说,没关系,你们护士平时忙里忙外太辛苦了,我不着急的。”如今陈大爷已顺利出院回归养老院了,那里的工作人员感叹“简直像换了个人,真的没想到原来老爷子还挺通情达理呢”。
专家提示
精神六科主任王晓林提醒道,脑损伤后的性格突变,一定要警惕是否罹患器质性人格障碍。像是脑肿瘤、脑外伤或中风患者若出现与案例中陈大爷相似的情况,需及时到专业的精神医疗机构就医,通过早期的药物干预、认知干预和家庭支持,即使严重的脑损伤后遗症,也能通过科学治疗使患者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以下行为家属需留心:
一、老人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攻击性明显增强;
二、老人固执己见,缺乏同理心,毫不顾忌他人感受;
三、老人行为幼稚或冲动,突然变得像小孩子一样,做事不讲道理,动不动就发脾气。